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速递  校园速递
《孔乙己》——隋涛老师的校本课程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kc  发布时间:【2018-9-20 15:06:04】  文章录入:GLX  浏览: 2233 次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孔乙己》

执教者

隋涛

课时

第一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校本教材,选自《呐喊》

教材分析

《孔乙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二单元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着重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刻画人物的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孔乙己》这篇小说不算长,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社会的世态,它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从民众这一方面看,小说表现了鲁迅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小说运用侧面描写、正面描写,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能启发学生怎样去欣赏小说,并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阅读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情感体验也在不断的加深,对抽象的事理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阔绰、颓唐、间或、不屑、置辩”等词语。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体会小说精巧含蓄的布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理解社会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要重视朗读教学,在诵读中增加积累,把握文意,领会情感,体会内涵,了解作者对腐朽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和病态冷酷的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把握小说主题。

2.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

难点

学习小说多角度鲜明、生动刻画人物的写法。结合时代背景,深层领会小说的思想意义。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学习本课需用两课时,第一课时着重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通读课文理解小说的情节内容及其特点,分析前三段,揭示孔乙己出场背景,初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第二课时从侧面描写中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探讨人物的社会意义。鲁迅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使之成为我国现代文学画廊里很突出的一个人物形象,同时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可以这样说,只要成功地解读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欣赏《孔乙己》这篇小说的目的就能达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字注音:

阔绰(chuò)  舀(yǎo)  羼水(chàn)  绽(zhàn) 拭(shì)  蘸(zhàn)  打折(shé)

2、应掌握的词: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置辩,辩论。

 颓唐:精神不振作。

3、作者回顾: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吃人的旧礼教和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后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近一千万字。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他写的课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二.新课

1、听录音,泛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速读全文,理清小说三要素:

  人物:孔乙己

  环境:(社会环境,鲁镇咸亨酒店)

  情节:①开端、发展(第4段至第9段)

  ②高潮(第10段至第11段)

   ③结局(第12段至第13段)

4、练习朗读

三、练习

1熟记字词

2熟读课文,划分课文结构关系。

学生提前预习

 

自学

 

 

 

 

 

 

 

 

简单介绍,学生初步了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并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体会作者感情。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精神。

 

 

 

 

储存积累

运用深化

 

 

 

督促学生提前预习

 

 

初步理解

课文内容

 

 

 

朗读法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课堂小结

2分钟

课文的前3段是小说的开端,它介绍了鲁镇咸亨酒店的大概情况。这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环境, 展示了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鲜明刻画了孔乙己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吃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布置作业

1分钟

预习思考:1、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说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2
、孔乙己的悲剧命运是谁造成的。

板书设计

 

孔乙己

鲁迅

     小说三要素:

          人物:孔乙己

          环境:(社会环境,鲁镇咸亨酒店)

          情节:①开端、发展(第4段至第9段)

                ②高潮(第10段至第11段)

                ③结局(第12段至第13

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吃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教学反思

孔乙己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发言精彩纷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对话和结合文本对作品的深入解读是本课的亮点。

课堂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沉浸式语文教学”所倡导的师生共同追求完全投入状态的教学这一基本观点。在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师生所得所悟的解读与交流中,较好地完成了经典语言的输入、作品情感的浸润,也产生了一些“高峰对话”。如,学生从衣着角度看到,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时,“穿一件破夹袄”,说明他已经丧失了穿长衫的能力,他连最后一点自欺欺人的维持个人尊严的能力都没有了,他失去了他唯一的精神依托。一个精神已死的人,是没有活路的。

总结本课教学,我觉得较好地处理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学策略问题。教学设计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使学习不仅仅是课内的事。课前,我布置了两个任务,一是在文章中划出人物描写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去把握人物的遭遇,思考人物的结局。二是结合文本,寻找依据,就孔乙己的结局写作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要求学生们能够带着准备的头脑走进课堂。课上,重视对话与生成,努力使课堂成为生命的对话、情感的互动。课后,布置拓展阅读,带着对封建末世多方面的思考走进《范进中举》。本课教学从探究问题开始,到产生新问题结束,自然引导学生进入下一课的学习。

二是宏观设计问题。从宏观上讲,本课教学重视小说学法指导和阅读思维训练。根据小说特点以人物研究为核心,从人物看社会。怎么看呢?先根据人物遭遇,从现象看;再探究内在原因,从本质看,即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

三是微观处理问题。其中,第一是重视营造沉浸的氛围。教学从听、读开始,以听、读结束,中间将听、说、读的训练结合起来,对人物结局的探究这一主要问题贯穿全课。第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研读文章。主要问题有两个:(1)孔乙己必死无疑吗(悲剧的必然性)?(2)悲剧由谁造成?三是重视角色体验。教学中安排学生尝试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孔乙己,设想弥留之际的孔乙己想起周围一切时,会想到什么,对他临死造成最大冲击。

 


上一篇:九章算术--衰分——史艳晓老师的校本课程 下一篇:艺体处学科动态:公开课研讨(李霞)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