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研究  课程研究
张兴华名师论坛简报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js  发布时间:【2019-12-26 9:49:06】  文章录入:GLX  浏览: 3167 次

张兴华名师论坛简报

12月25日下午,张兴华老师立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张老师通过深入解读化学核心素养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培养的要求,带领老师们共同思考了如何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这一问题,进一步提高了老师们对课堂改革的重视。

一、论坛照片


二、论坛图片欣赏




张兴华--ppt


三、论坛讲稿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与思考——论坛讲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课标的出台以及新高考的改革,我们高中老师有必要清楚学生需要发展的核心素养,而作为高中一线的化学教师,我们更应该对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做到了然于胸,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更有针对性。今天想和老师们一起来学习交流一下我们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我的论坛共有以下三部分的内容:一.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建立;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三.思考——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建立。

1.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一体四层四翼

为什么考?——“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考什么?——“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怎么考?——“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2.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课题组公布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3个维度6个指标18个要点的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1.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

2.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3.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4.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5.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6.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

核心素养的框架:6个素养:

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公民素养、合作与交流能力、自我发展素养、信息素养——核心素养是重要而且高级的共同素养。

3.深化考试命题改革,高考倒逼。

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

深化考试命题改革。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和高校人才选拔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推动中高考命题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

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建议:评价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达成程度,这是区别于传统考试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在注重基础的同时,加强综合,强化应用,探索创新!

4.核心素养的再认识:要让学生有聪明的脑、温暖的心、健康的身,我们老师就必须在日常的工作中:用脑、用心、用情!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 ,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随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的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伪证;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素养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三、思考——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如何实施?

1.我们要转变观念,主动学习新事物,接受新思想。

教师这个职业是最需要终身学习的,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跟上这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代!

2.认识新教材的改变,学习新课标,研究新项目的教学。

(1) 在教学过程中,多读课标,备课时必备课标(包括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

(2)学生必做实验、每一章后的微项目、每一节后的概括整合(核心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每一章后的本章评价中的核心素养发展重点和学业要求、大量的课后练习题(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内容丰富的教师用书(教学建议、教材解读、典型习题分析、变式题例、教学资源拓展等)。

3.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努力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

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举例(新教材、家庭小实验等)

4.教师要有思想,有魅力,能引领学生。

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多少具体的知识,更在于老师用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去促进学生德性成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愿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

我们的工作是需要思想,需要思考的,不是简单的重复!

如果我们能在每天简单重复的工作之余,再认真思考点问题,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那样,我们在工作上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5.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情境创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听实验——看实验——做实验——实验探究,学生的体验和收获是不一样的,希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开实验课,开足实验课,而且要多开探究型的实验课!

6.重视课堂的问题化设计

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在解决中感受成功,所以它是学习的原动力。

知识是思维的载体,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源于知识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则是思维的源泉。思维品质的训练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也是各项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

站在新时代,把握新要求;面对新课标,交出新答卷;我们任重而道远,大家一起努力向前!感谢大家聆听,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四、论坛简评

李静老师:张老师的论坛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与思考》,张老师用专业的学科语言和生动的教学案例,带领全组老师们张老师的解读让我重新认识到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平时的课堂中,让我们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中的引领者。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具体在确立过程中明确的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这三个问题中确立的一体、四层、四翼方面,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要注重基础、加强综合、强化应用、探索创新。在核心素养的再认识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有聪明的脑,合作能力要有温暖的心,公民素养离不开健康的身。面对以知识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将各个方面相互支撑、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因为科学探究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保证,我们下一步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把化学实验落实好,真正做到实验探究,提高学生们的学科素养。

赵登泉老师:聆听了张老师的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解读与思考》的论坛,受益匪浅。论坛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中我们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张老师在深有感悟的解读过程中也充分彰显了她的能力和才华。以素养为主的课堂要求老师们要转变课堂理念,老师要用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去促进学生德性成长。

杨俊花老师:张老师的名师论坛内容特别接地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平时的工作实践对化学科学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读,在当前课改的大潮下给了我们一线老师很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从精美的课件,到朴实无华的语言,可以看的出她是做了很精心的准备的,正如她自己所说,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极致,追求完美,张老师做到了,她是我们身边学习的榜样。

王锐老师:张老师的论坛为我们在迷茫中带来一缕曙光,为教学指引了方向。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时刻关注学科动态,开拓视野,引进先进思想,提供了可行性案例。

五、参与人员

陈显萍 邓金霞 李慧 李静 齐云峰 司文涛 田广轩 王康 王锐 王洪燕 王晓晗 王长松 王志勇 吴洋 吴艳芬 杨俊花 张超 张广路 张红燕 张苏宁 赵登泉 赵明月 赵永祯 郑娟娟 郑晓莹

上一篇:祝贺我校十一位教师的课例被评为省优课 下一篇:青年教师“三课”活动总结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