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研究  课程研究
孙连平名师论坛简报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js  发布时间:【2018-10-22 14:41:49】  文章录入:GLX  浏览: 2872 次

  1016日孙连平老师在2号教学楼一楼会议室为大家呈现了一场主题为“深研2018试题,备战2019高考”的名师论坛,论坛分三部分:试卷整体评价、各种文体阅读、高考作文具体要求。孙老师整体评价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同时又细致分析了2018年高考试题的变化及应对策略,整场论坛点面结合,详实丰富,让听者收获颇丰。

下面是孙老师论坛活动的照片、PPT、讲稿及参与活动老师的感受,供大家学习欣赏。

一.论坛照片




 二.论坛活动图片欣赏:













课件:

/xxnw/user_gl/edit/attached/file/20181019/20181019105142694269.ppt

三. 论坛讲稿

      自2016年以来,语文高考大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2016年提出了“ 一点四面”的教学理念:一点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点, 四面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到了   2017年又提出“ 一核四层四翼”:  “一核”明确“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 “为什么考” )  “四层”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 “考什么” )   “四翼”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 ( “怎么考” )同时又指出语文教学的四个功能:一是育人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理念,创新意识——正能量、好声音。二是窗口功能:试题材料选择,体现我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生动鲜活,紧跟时代。三是旗帜功能:深化考试内容改革,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侧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四是标尺功能:满足高校选拔要求,保证考试信度和效度——均匀分布考点,合理搭配试题难度,增加试题区分度,防止宿构套作。

       2018年的高考试题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即将在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的“语文新课标”,体现了“要注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统筹衔接,推动‘教’‘考’‘招’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

      语文新课标指出,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

      在18年的高考试题是如何落实“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的呢?

下面就从高考试题的选材来分析它们在高考中的体现。

      一、传统文化: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3套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分别节选东汉王涣、魏晋鲁芝、北宋范纯礼3位历史人物的传记,集中赞美他们清忠履正、沉毅刚正、宽厚为政等高尚品质,同时也显示了陈宠知人善任、任峻勇于为政、羊祜谦逊推让等美德。此外,全国Ⅱ卷、全国Ⅲ“名篇名句默写”对《孟子•鱼我所欲也》和诸葛亮《出师表》的考查,也触发考生联想中国历史上众多“不食嗟来之食”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仁人志士,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2018年全国Ⅰ卷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二、革命文化: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小说《赵一曼女士》,试题扣住“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来设题,创设历史具体情境,让考生关注文本中现实对历史的追问、历史的现场叙事、史料的还原,体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在感动与思考中自然深化对革命文化的认识。 

      三、先进文化:试题鲜明地体现出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全国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量子通信”,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全国Ⅱ卷《“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突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理解和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全国Ⅲ卷《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突出在命运共同体的诉求中,如何理解建构社会弹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纵观2018年的整个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其在试卷题型、考查点和分值分配等多个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是在2017年试题大变革的基础上做出的又一次调整。但是,变化的只是形式方面,是“稳中求变,变中有稳、稳中出新”,“稳”表现在“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等指导思想的稳定,而且其所考查的内容和设置的题型,完全是依据2018年考试大纲的修订与调整进行的。整张试卷在文字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既有灵活性,又有创新性。既注重对考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又彰显以能力立意的基本考查原则。

      2018年试题主要变化(以新课标Ⅰ为例):命题素材选择的变化:精心选材,用新时代的思想启迪新一代,精准选事,以新时代的成就感染新一代,精巧选文,借新时代的文化锻造新一代。论述类文本阅读《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文学类文本阅读《赵一曼女士》,实用类文本阅读《量子通信、潘建伟、一流的实验设施建设》,语言运用《大洋一号》,作文《新世纪大事年表、追梦圆梦》 。

     2018年的高考试题具体的几点新变化如下:

    ①取消了非连续性文本和诗歌鉴赏中的多选题

    ②古诗鉴赏题的分值由11分降为9

    ③理解性默写由5分恢复到最初的6

    ④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改变最大,趋向综合考查。成语、病句、连贯题从分开命题改为借助同一段阅读材料设计题目。语言得体由选择题改为主观题。最后一道题取消逻辑推断题,恢复为图文转换题。

    下面我按2018年语文高考试题的顺序,在分析试题的过程中谈谈2019年的语文高考备考情况。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从2016年的《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到2017年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再到2018年的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其选材范畴都是社科文都属于文化类。

     我们在复习论述类文本时,除了传统的让学生熟知“十大常设误区及解题技巧”外,还应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让学生在做题时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以对文本有一个清晰的框架。

     在分析论述类文章的试题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可以结合选择题,从分析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入手,对相关句子进行句群分析。

     二是文学类文本阅读

      在高考考纲中,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做了明确的说明: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8年高考所选小说为《赵一曼女士》,从试题难度来看,难度并不是很大,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对小说的各个考点非常熟悉,然后在做题时能做到举一反三,做到触类旁通。

     三是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8年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其选材依然为“非连续性文本”,是2017年考查形式的延续。所选用材料为《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的三则新闻报道,着眼于展现中国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的“量子通信研究”,引导考生关注国家科技发展。同时多个文本材料相互呼应,附以一组题的设计,循序渐进,各有侧重,对实用文本的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进行全面考查,也赋予“实用”以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新内涵。

      它的解题方法和论述类文本大同小异,必须回归原文,在原文中寻找依据。注意筛选概括,材料之间的比较,同一个问题可能会在几个材料中都有所涉及,而观点不同。找准答题区间,准确理解文章信息。能用原文的话回答的尽量用原文语言回答,不要随意生发,更不要任意改换专有名词,专业术语。

      四是文言文阅读

      这个题型在高考题中是最稳定、变化最小的,所增加的文化常识的考点,难度增加,需要注重积累,并扩大文常积累范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科举、姓名、礼俗(冠礼、婚姻、丧葬)、宗法制度、宫室、车马、饮食、衣饰等。复习备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要做到:阅读文言文时,要时时关注相关的文化常识专有名词,通过查字典、找资料等方式识记这些文化常识的具体内容,并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内容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加以整理。

      在复习古文时,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古代文言文中的人物、时间、事件、精神品质,特别要学会利用好文意理解题。在断句时,要注意理解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关键词句的意思。对于文学常识主要是强调对熟识的内容的记忆的准确性。即使不熟悉也可以根据其名称进行逻辑推理或根据上下文语境来进行判断。文意理解题主要是对某个句子的准确翻译。涉及的句子必须会逐字准确翻译。切忌以今义释古义。古文翻译一定要坚持一字一译,字字落实的观念,尽量采用直译的方式。不可丢落关键点。平时可以多训练学生找得分点的意识。

     五是古代诗歌阅读

      2018年的诗歌试题其分值由11分变成9分,原5分的“五选二”(选误)的多选题改为3分的单选题。其考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诗句含义,个别文言实词(“穷”)的理解,描写方式,景情关系,都一一考查到了。

     那么在诗歌复习时,应该像翻译文言文一样,力求准确翻译出每一句诗歌的意思;进而准确把握诗歌情感。对于选择题容易出现的易错点:意象理解错误、情感错误、手法错误。训练时要多角度组题,多方面考查。同时要求学生对各类题型答题思路进行积累。在做古诗鉴赏的主观题时,要尽量的多答几点,用术语作答。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问题,并且要做到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六是语言运用题

      作为每年高考的试验田,这一板块的新题是层出不穷。去年的逻辑推断,今年的应用文和语基综合考查题。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考查宗旨——突出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聚焦关键能力,创新试题设计,强化素养导向,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不同水平的考生充分展现才华的空间。从下图中我们看出此题近几年的变化。

      那么对于语言运用题,在平时复习时,对于成语要夯实积累。成语要准确把握语境;病句首先要分析句子成分,然后考虑标志性错误;得体关注日常运用(关注对象,关注场合,关注谦敬得体,关注语体色彩),这也是语文的工具性与实用性的具体体现。从今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此题侧重于学生对语言的运作能力,在复习时要点训练要全面,题型训练要全面,关注考查学生实际应用的一些能力练习,如一些应用文,修改通知、请柬、请假条、借条等。

     七是作文

      2018年的作文选材特点:

      1、时代感强。材料充分展示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在科技、民生以及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成就,又选取“2020”“2035”这两个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展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2、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直接点明考生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时代之间的紧密关系,直接激发他们的青春梦想与奋斗豪情,引导考生深刻思考他们这一代人所面临的共同际遇与机缘,把追梦、圆梦的“中国梦”时代主旋律落到实处。

     3、可操作性强。考生有东西可写,阅卷老师有区分能力高下的尺子。

在作文复习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五个一工程:一手好字;一个好标题;一个好中心;一个好开头;一个好结尾

     二:夯实两种文体--议论文、记叙文

     三:三个好事例、三处点话题或材料中关键词

    材料的新颖度:高考阅卷时,有人戏谑说,古代文人每年一到67号就忙得不得了,屈原不停地在汨罗江跳水,项羽一次次地抹脖子,司马迁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宫刑,韩信干脆赖在别人胯下不起来。希望考生运用鲜活的素材,别只引用“大众菜谱”。

     四:五个以上自然段。

     总之,一轮复习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知识网络,掌握解题方法,形成能力。只要我们有的放矢,用科学的方法复习,不断积累,语文是能够得到理想的分数的。所以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努力,把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高三这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四.参与论坛活动教师针对所在年级的问题分析:

贾才芳老师:

       孙连平老师的名师论坛内容翔实,丰富,听来很受启发。对于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研究,尤其是2018年试题,从形式到内容,孙老师在论坛中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解析。在和以往试题的对比中,孙老师对很多重点题型如论述类阅读、文言文阅读、诗鉴赏等解题要点都做了系统的归纳,这一点对于日常的训练尤其是现阶段高三语文复习尤为重要。孙老师在论坛中还对很多题型的出题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这对于把握语文复习的重点也至关重要。总之,孙老师的这次论坛内容既重实用又有前瞻性。

闫金刚老师:

       孙老师的论坛内容很条理,也很实用。孙老师条分缕析,把近年语文高考各题型做了很好的梳理,能够看出他对各题型做了认真研究,对各题型了然于心,这对于指导高三的复习是极其重要的。

李志国老师: 

      孙老师的论坛在各题型的解题思路方面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这对提高学生做题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有很大的帮助,很实用。孙老师把近年语文高考各题型分门别类进行解析,对各题型的拟题特点把握的很准。听后给人很多启示

刘玉梅老师: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变一方的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着光彩。最重要的是,名师给我们启发,让我们明白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本周二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孙老师的名师论坛课:对2018年该考题的分析,及2019年高考的备战方法。

      在这堂课上孙老师讲了对18年高考题的一个整体评价,并对各个题型的变化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了2019年高考备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文言文复习为例,目前高考文言文题型可分为断句、文化常识、文章内容的理解、文言文翻译。孙老师详细地讲解了目前高三文言文复习的方法:课文要复习两遍,第一遍要记住字词和翻译。第二遍要挖掘里面的文化常识和文章的内容。并非常详细的告诉我们目前高三的早读的做法。

      从孙老师对去年高考试题的详细分析以及对高三复习的高屋建瓴的指导做法,我们可以看出孙老师平时对教学内容研究之深,也可以想象出孙老师在课堂上的精彩展现。所以这堂课让我觉得自己在各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以后要更加努力充实自己,多学习,勤反思,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张羽老师:

      本周二下午听孙连平老师介绍了自己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心得——《深研2018试题,备战2019高考》,孙老师准备的内容非常详实,主要从试卷整体评价、2018考题变化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并结合高考试题对今年来高考的走向、重点方面和应对策略进行了说明,让听者收获颇丰。

      一、在授课中注重思想引领,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导向和科技发展。让学生在思想上充实自己,提高思想认识,在遇到相关题目时能够准确把握方向。

      二、题目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要点、规范和分析的结合,能结合以往所学从细微处挖掘信息。

      三、既要立足文本,又要高屋建瓴、跳出文本,注重对文章结构的梳理,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意识。

      四、基础知识的训练要利用点滴时间,背诵与检查相结合,新题与旧知相贯通,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在高考改革的大形势下,只有对新课标和高考试题进行深入挖掘,才能在教学中随时而动,有的放矢。孙老师的这堂课,让我们对高考的趋向和变化有了更一步的了解,对以后的教学有了很好的借鉴。其中答题规范和要点的讲解提醒我们要避免知识漏洞,及时纠正答题误区,在以后的教学中正是我们迫切需要指导学生改进的。

赵婷老师:

      孙连平老师的课是一堂详实丰富的课,听完后收益颇丰。孙老师既从整体上对近几年高考试卷作了评价,又细致地分析了2018年高考试题的变化及应对策略。这堂课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详实丰富。

      一、复习备考要与高考紧密结合起来,并深入挖掘高考试题和新课标。孙老师从2018年高考试题的变化着手,紧抓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并针对这些考点进行复习备考,提出备考的策略。这就给我们以提示,平时的复习备考一定要和高考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

     二、平时教学时既要有对各类型题目的训练,又要针对这些题型进行总结归纳。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跳出文本。孙老师讲的各类题型的启示,就给人的启发很大。某类题型有哪些答题思路,答题方法,同学们在平时做题时易出现的问题等这样的总结归纳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启示我们平时的教学在答题的规范性上应更注意,这也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方面。

     三、将教学工作细化,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早读的分工细化,记忆与检查相结合,夯实基础知识。

     总之,在高考改革的大形势下,如何针对高考的新变化对教学工作做出细致的改进,及在教学工作中需要注意和总结归纳的问题,孙老师这堂课给人在教学上的启示颇丰。

焦霞玉老师:

       2019年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紧锣密鼓的备战中。 “靡不有初,始克善终”,我们已不再是没头的苍蝇对知识点随处乱撞,而是明确新课标的要求,分析历年高考的特点,总结学生平时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本次孙连平老师的论坛拨云见日,重锤出击,直击高考考点。

      一方面,从整体上分析对比了近三年高考侧重点的变化,明确了一九年高考的核心理念,着重关注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最为基本的应试能力,以此为根据,强调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阅读训练和应试能力的提高,有意识的偏重优秀传统文化往时代靠拢。

      另一方面,针对高考所涉及的各个题型——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默写、语言运用和作文,孙连平老师具体、详细的分析了其特点、动向、解答误区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对于高三的语文老师们来说是相当实在、实用的,使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复习和答题时更加注重学生整体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交给学生一个答题和自我分析的方法,让他们的自主性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区别于高一、二阶段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老师就不会学习的现象。

      孙连平老师关于高考的深入研究,给老师们提供了更明确高考的导向,相信师生众志成城,定能决胜高考。

姜志彬老师:

       孙连平老师的“名师论坛”,每次都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实在、具体而又角度新颖,做法独特。这次孙老师用了一节课分析了近几年高考的试题变化及未来趋势,并对高三复习做了详实而有效的计划,给每位高三老师指明了复习方向和重点。孙老师独具魅力的嗓音,辅以多媒体画面的展示,可谓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让人受益匪浅。

      具体特点如下:

      一、立足点高,视野开阔。孙老师从16年的“一点四面”到17年的“ 一核四层四翼”,再到“  2018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问卷中的两个问题”,跳出语文试卷看高考语文命题,视野开阔,立足点高,令人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

     二、分析专业、细致。孙老师结合了近三年高考试题,并针对所有题型举例分析了试题变化,根据变化推测了2019高考走向。孙老师对高考试题大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相当专业,细致。

     三、指导性强。每一类题型都给出了复习方向,考查的重点范围。一轮复习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知识网络,掌握解题方法,形成能力。孙老师的讲解让我们的教学有了更明确方向,教学中可以有的放矢。

    四、操作性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具体问题的应对策略,一应俱全。例如诗歌教学中的五看,在诗歌鉴赏题的讲解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而孙老师总结的诗歌教学的六步骤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具体步骤如下:

     1、背诵——加大古代诗歌阅读和背诵积累,培养语感。

     2、规律——帮助学生梳理诗歌鉴赏的一般规律。

     3、分析——结合经典实例,分析诗歌的一般表达技巧。

     4、整理——让学生整理自己的诗歌框架,或按照考点,或按照题型,要有理有据,打有准备之仗。

     5、归纳——归纳答题技巧,特别关注规范答题和诗歌术语的运用。

     6、训练——面要广(朝代、题材、作家)重情感

     正是:

     名副其实受益深,

     师襄击磬善识音。

     论说教法揭规律,

     坛沐春风自沁心。

五. 参与活动领导和教师名单

     董春堂 卢岳生 范明浩  贾才芳 苏曙光 孟霞 刘彩红 李志国 王祯 田文帅  孙振华  焦霞玉 闫金刚 赵婷 刘辉 董华 闫永新 慧海新 隋涛 刘福桥 马少东 王敏 刘玉梅 张羽 解甜甜 夏慧敏 张凯 张明国 史文义 姜志彬 蔡建筱 宋敏 张霞 陈秀霞 夏光星 马秀清 王红 刘思仪 于冬梅 彭云  杨金红  崔奉莲 霍慧祯 高淼

上一篇:任晓慧老师在德州市高中生物教师培训会上作报告 下一篇:杨海鹏名师观摩课简报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