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活动  科研活动
2013度德州市课题立项通知;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htk  发布时间:【2014-3-24 9:49:04】  文章录入:htk  浏览: 4905 次

2013度德州市课题立项通知;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文件

德教规字[2013]1


关于申报德州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直各学校教科室:

根据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经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决定组织2013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认真做好申报组织工作。

一、本次课题申报的选题范围参照德州市教育局“德教科字[20115号”文件《德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的通知执行。

    二、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受理课题申报时间为2013819日至821日。

三、本次课题立项工作,采取“县级(市直学校)评审、市级把关”的办法进行,各县(市、区)、各市直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严格评审程序,注重评选质量。要充分发挥本地本单位兼职研究员的作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初审后,按照限额分配要求上报。上报时,按限额10%的比例推选出省级课题,作为市级候选的项目向省推荐。

四、列入限额10%的省级候选项目的申请人,将其填写的课题申报书纸制材料一式三份(一份原件,两份复印件)、其余90%的纸制材料一式一份(原件),统一送交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所有申请人的申报书和各县(市直学校)汇总表电子稿发至邮箱1340583972@qq.com。规划办公室不受理个人申报。迟于规定截止日期(以邮戳为准)寄交或交送的申请书,一律不予受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德州市教育局8201室,邮编:253000,联系人:贾老师,电话:232601813153497861)。

五、申请人上报材料的同时每项课题须交纳评审费300元,由各县(市、区)规划办、市直学校统一开具发票。

附件:1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指南

      22013年度课题申报限额

  3、关于申报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的通知

4、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5、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申报汇总表

 

一三年七月二日


附件1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指南

一、重大课题

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县域大面积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县域小课题研究策略、途径和方法研究;初(高)中生学习最优化研究;高中优秀生培养策略、途径与方法研究;大面积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农村初中办学质量提升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创建德州教育特色与品牌的案例研究;德州市师资队伍问题与对策研究;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问题与对策研究;师德建设策略、途径与方法创新研究;班主任专业成长策略、途径与方法研究;当堂达标教学理论提升与实践转化研究;学案导学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激励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与目标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与政策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及其标准研究;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多样性问题研究;分阶段全面推进免费义务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课程衔接研究;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研究。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实证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研究;提高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的对策措施研究;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职业教育学制改革的实证研究;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建设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的实施研究;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实证研究;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研究;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山东省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研究;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研究;继续教育监管和评估研究;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有效运行研究;民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二、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

(一)基础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典型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研究;素质教育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义务教育“轻负担、高质量”模式研究。

农村学前教育研究;学前班小学化问题研究;幼儿学习指导研究;幼儿运动艺术特色活动研究;学前保教结合研究;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幼儿游戏教学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幼儿亲子教育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幼小衔接研究;中小幼一体化区域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随班就读的质量保障与监测体系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研究;中小学课程与作业难度及作业负荷检测指标体系研究;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研究;中小学家校合作模式创建及效果研究。

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分类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活动研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二)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校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研究;初高中毕业年级教学管理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初高中毕业年级学科复习策略研究;初高中复习课教学模式研究;初高中学科教学内容与方法衔接研究;学困生成因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教学流派的理论建构和实践研究;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特征及实施策略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分层次教学研究;学习策略与学科教学研究;学科教学课前预习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理科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学生课外学习指导研究;学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研究;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班化教学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优质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数学教学及数学学习效率研究;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学案导学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案例研究。

当堂达标教学课堂基本模式创新研究;当堂达标教学课堂教学方法体系研究;当堂达标教学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型基本模式与方法研究;当堂达标教学课例研究;当堂达标教学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设计案例研究;当堂达标教学课堂评价标准及其评价方法研究;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区域(乡镇、县域)整体推进当堂达标教学改革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

(三)德育与师德建设研究

中小幼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构建研究;学校德育有效衔接研究;新形势下德育途径和方法多样化研究;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相结合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德育工作新模式研究;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效结合研究;德育评价标准研究;德育主题活动时效性研究;学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学生诚信教育、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研究;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青少年犯罪预控研究。

新时期师德建设策略、途径与方法研究;师德建设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师德制度建设案例研究;师德建设与学校发展研究;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师德建设研究;师德建设与评价研究;师德建设实效性研究;教师道德示范行为主要表现、原因与对策研究;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师德建设策略研究。

(四)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研究

提高学校体育质量和效益研究;学生体育运动标准研究;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研究;学校健康体育实施模式研究;学生竞技运动能力研究;学校趣味体育研究;学校体育节案例研究。

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研究;学校卫生设施建设研究;学生作息时间研究;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学生肥胖症防控研究;学生近视预防和矫正研究;学生逃生避难教育研究;提高学校美育质量与效益研究。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艺术教育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高中艺术教育特色创新研究;地方文化资源在艺术课堂上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学校音乐与美术教育校本课程研究;艺术特色学校研究;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标准研究;学生规范书写能力培养研究;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学生特殊才艺能力培养研究;学校艺术节案例研究。

(五)教育技术与办学特色研究

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新模式(方法)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基本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师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研究;网络新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农村地区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资源利用问题研究。

学校内涵特色发展研究;学校办学特色案例研究;办学特色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学科教学的学校特色研究;基于学生学习的学校特色研究;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特色研究;基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学校特色研究;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中小学学校文化创建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品牌创建研究;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模式与发展现状研究。

(六)校长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名校长成长环境、机制、规律的研究;青年校长专业成长研究;齐鲁名校长办学思想研究;农村校长队伍建设经验、问题与对策研究;科研兴校案例研究。

齐鲁名师专业成长经验与教学成果研究;名、特、优教师学术思想、教学艺术和成长规律的研究;实施“名师工程”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研究;校(园)本培训有效性研究;教师研修培训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农村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校本教研与教师发展研究;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效性研究;教师教学反思良好习惯养成研究;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民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班主任专业成长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优秀班主任个案研究;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研究;现代班集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班级管理模式研究;特殊学生教育案例研究;班级主题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研究;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方式研究;班主任家庭教育策略、途径和方法研究。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策略、途径和方法研究;新教师上岗校本培训策略研究;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优秀青年教师成长案例研究;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途径与方法研究;青年教师培训实效性研究。

(七)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研究

教育质量与效益的科学内涵与评价标准的研究;加强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研究;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深化研究;学校管理经验、问题和对策研究;教育督政、督学管理作用研究;教育科研效益评价指标研究;提升教育科研效益策略研究;走班制背景下班级管理改革研究;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小学理化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名校案例研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研究。

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学生发展性评价实践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中考及校内考试改革研究;促进教师(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工具和评价方法研究;素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教育质量监控研究;构建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研究;教师评语和课堂用语研究。

(八)心理健康与学校安全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小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中小学生学习态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学困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研究;弱势群体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方法研究;幼、小、中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衔接问题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学生心理发展与班级文化取向关系的研究;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残疾儿童教育权利保障与实现研究。

加强学校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实践研究;法制教育、消防教育、安全教育实施情况和成效研究;提高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自我减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行动研究。

(九)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民办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研究;职业学校现代课程研究;职业学校学生评价方式研究;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模式研究;技能培养与国家级大赛研究;“三农”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研究;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研究;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职业教育史研究;职业教育比较研究;外国职业教育研究;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衔接研究;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升入本科高校学习制度研究;职业院校开放培训资源研究;加强涉农、先进制造业、海洋经济、现代服务业等专业建设,促进山东经济快速发展研究;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实验研究;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新时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问题研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促进农科教结合问题研究;职业教育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化建设研究;具有教育、培训、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的开放式专业实训中心建设研究;行业企业创办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研究;职业院校面向农村相关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职业教育多渠道投入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与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研究;职业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研究;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学校办学机制研究;职业院校与企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研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衔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宽进严出”培养模式研究;职业教育 “双证书”制度研究;职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研究;职业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机制研究;校企合作办学的地方性法规建设研究;职业院校促进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职业院校面向行业企业职工培训的体制机制研究;企业参与的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的政策研究;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交流制度研究;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多种学制并重的办学模式研究;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创新研究;职业教育依法治教问题研究;

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问题研究;特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环节研究;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实证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职业教育宣传工作研究;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研究;创新职业院校招生机制研究;职业院校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研究;

学生职业指导、就业服务、生涯规划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研究;职业教育公益性及其实现形式研究;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发展的贡献率研究;

新形势下成人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研究;社会力量办学标准、体制、模式及质量保证机制研究;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构建继续教育网络研究;老年人继续教育问题研究;现代继续教育制度研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注册入学的机制研究;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模式研究;社区教育网络建设研究;开放式现代远程继续教育研究;继续教育培训类型和形式研究;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研究;企业职工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实践研究;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研究;各级政府统筹继续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继续教育与人事管理制度衔接研究;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研究;继续教育地方法规建设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参与新型农民培养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

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研究;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特色研究;民办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三、自选课题

申报者可以根据本县市区、学校、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另行设计具体的研究课题。


附件2 

2013年度课题申报限额

    1.德城区:  80              2.禹城市:  80       

3.乐陵市:  60              4.宁津县:  90

5.齐河县:  100             6.陵县:  90

7.临邑县:  80              8.平原县:  90 

9.武城县:  70              10.夏津县:  60

11.庆云县:  50             12.经济开发区:  40

13.运河开发区:  40            

18.市直学校各10

19.其他:50

 

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项目类别:              编号:        

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所在单位                          

申报日期                            

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1、按照《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规定,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行政职务)。课题负责人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行政职务),而且课题组中又无高级科研人员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须由两名同行高级科研人员推荐。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

3、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过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已结题;B主持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但未结题;C参与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未参与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人只须在“课题完成情况”栏上填上序号“ABCD”即可。

4、课题论证应充分。

5、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明确。

6、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7、申报书一律A4双面打印,侧装订。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

出生

年月

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

职务

研究

专长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课题完成情况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E-mail

通讯地址

邮政

编码

课题组主要成员

︵不

姓名

专业技

术职务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课题主持人近五年教育科研情况

主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级别及完成情况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报刊及日期

出版部门

合作人

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

推荐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

推荐人签名:  

推荐人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工作单位

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

推荐人签名: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四、评审意见

1、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2、县(市、区)教育科研部门评审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3、市教育科研部门领导评审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4、专家组评审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字):

     

5、德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上一篇:我校语文教科室举行教研活动 下一篇:潍坊教科院语文教科室主任张国忠来我校做精彩报告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文化路156号 邮编:253013
COPYRIGHT © 德州市第二中学 技术中心

鲁ICP备19052054号-1